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经验展播经验展播
烟台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展 | 栖霞市桃村镇国路夼村产业振兴帮扶项目
2025-02-26 10:38:37来源:烟台民政公众号作者:

编者按

日前,由烟台市民政局主办、烟台市社会组织总会承办的2024年度烟台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大赛,经社会组织自愿申报、部门推荐、专家组评审和社会公示,确定获奖作品94个。为更加深入的总结和推广社会组织的杰出经验和创新模式,推出“烟台市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专题。


栖霞市桃村镇国路夼村产业振兴帮扶项目

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一、组织基本情况

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于2019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成立大会上,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发来贺信,中国老促会副会长曾广超,时任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到会讲话。

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要任务是:开展调研,争取国家、省支持老区的政策;宣传老区精神,弘扬老区光荣传统;助力老区“双招双引”,促进老区产业升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老区建设,帮助老区县乡村和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老区乡村振兴。市老促会按照章程和程序,完成了“两室五部”的组织构建,成立了党支部和监事会,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五年来,烟台老促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一二三四五”的工作布局(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老区、四项职能、五个建设),统筹协调,久久为功,开创了烟台老区工作新局面。连续三年被山东省老促会授予“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背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市老促会积极支持下,栖霞市桃村镇国路夼村立足资源条件,打开思路眼界,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打通阻产业振兴的难点和堵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和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实际收入,在促进老区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23年12月初,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对国路夼村培育新兴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感到他们的实践路径,对促进老区村全面振兴发展、带动老区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具有积极的启示借鉴意义。调研发现,国路夼村通过培优育强特色产业带动振兴发展,是一条艰辛付出、迎难而上的探索之路。当前,全市正奋进在万亿新征程上,革命老区村以其巨大的历史贡献和深厚的红色底蕴,应当得到优先加快发展,让老区群众更多分享万亿之城带来的“红利”。

(二)做法

烟台市老促会通过“一十百千万”主题实践活动,将国路夼村纳入17个红色基因特色村之中,重点在产业振兴方面进行帮扶。

一是旅游产业帮扶。2021年4月,市老促会对全村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形成了详细的调查表。编印特色村宣传手册。协调旅行社结对帮扶,编制导游词和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同年9月,参加红色基因特色村旅游资源展示会。2023年5月,市老促会协调市文旅局在国路夼村开展“花漾烟台·红动胶东”烟台市首届红色乡村旅游嘉年华暨栖霞金银花旅游季启动仪式。2023年12月,在市老促会协调下,国路夼村参加红色文博轻骑兵“我为革命老区乡村代言”活动。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市老促会协调财政专项资金补助10万元,用于红色文化挖掘和保护。市老促会与中国老促会会员单位——广东容声电器厂联系协商,达成了免费捐赠太阳能路灯的协议,其中为国路夼村捐赠路灯140盏。市老促会会员单位瑞康医药资助35万元改造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三是特色产业帮扶。会员单位华毓眼视光公司投资2500万元发展中草药近910亩,投资50万元建成两座研学大棚,投资600万元建设代茶饮生产线,资助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

四是文化振兴。为传承红色基因,烟台市老促会围绕做好老区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在国路夼开展调研,对重点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每年市老促会都协调会员单位到国路夼村聚焦“功勋老人”组织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聚焦国路夼村百姓所需所盼,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健康医疗、农业科技“老区行”。 

(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国路夼村通过市老促会在产业振兴方面的帮扶,一是强村富民。华航农业公司合作开发华毓中药智慧谷,建立起“企业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整合各方优势,明确分成比例,华航公司为村民创造了15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达500余万元,农户平均分红达0.6万元。村里还通过集体土地、厂房租赁、发展生态旅游、组织村民参与劳务服务等方式,促进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加。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30元,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二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每年春节、中秋节都为村民发放米面鱼肉等生活福利,为每个家庭接上了天然气、通上了自来水和通讯网络、更换了安全用电保护设施,统一改造村民旱厕并免费提供洁具,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冲水厕所。对村里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全流域清淤清污清障,砌筑石堤和拦水坝,在河岸两边栽树绿化,安装河道护栏,打造小河流水、绿树掩的优美环境,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绝好去处。村里还注重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了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方便村里的孩子入园上学、村民就医看病。他们还高标准建起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篮球场、图书室,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方便村民健身娱乐和夜间出行,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过上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当的现代生活。

三、项目经验及启示

一是,要加强工作统筹,形成帮促老区村的整体合力。老区村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地。党委政府要把老区村的建设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好党委和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单位等多方资源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相互配合的帮抓格局和整体合力,共同推动老区乡村的振兴发展。

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帮助老区村选准产业项目。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项目。选准适合自身实际的主导产业,老区村持续发展就有了保障。要指导老区村在分析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要注重引导老区村解决好发展观念陈旧、经营方式守旧、生产设施老旧等问题,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手段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高生产效能和产业品质,带动壮大集体经济,带领老区群众增收致富。

(“花漾烟台 红动胶东”烟台市首届红色乡村旅游嘉年华暨栖霞金银花旅游季启动仪式)

三是,要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落地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村企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党委政府要加强工作引领,鼓励企业到老区村投资兴业。要提供政策激励,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优惠,包括无偿捐赠的税前扣除、产业项目的补贴、贷款贴息及税费减免等;要加大金融支持,银行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投资老区村的爱心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保障企业发展资金充裕;要提供用地保障,通过有效流转,力争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把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多村产业项目。

来源:烟台市社会组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