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外地之窗外地之窗
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小荡今浩荡 因有女英才
2025-01-07 10:40:04来源:中国老区建设作者:​王一平 王贵珍

在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电商直播走俏、蔬果物畅其流、乡村旅游火爆……这些“新元素”“新业态”鼓起了村民的钱袋。昔日传统农业村蝶变成如今现代农业大村,不得不提一位女强人。

她就是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培养对象、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瑶。

卖掉婚房,她用不一样的青春誓言返乡创业

身为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201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徐瑶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抉择:留在城市工作,还是回到家乡小荡村?201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美丽乡村”战略规划,让徐瑶摇摆不定的天平彻底尘埃落定,她敏锐地感觉到:回到农村,必将大有可为。

个性倔强的她告诉父亲自己的决定:“虽然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热闹,但最温暖的地方仍然是家乡,我希望为家乡的发展致富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她对同乡的男朋友发出浪漫邀约:“大学生毕业都去城里发展的话,农村谁来建设?你不回,我不回,谁回?没有发展的话,家乡岂不是越来越贫穷?”

那一年,徐瑶21岁。一个青春绽放的年龄,她却喊出了不同常人的青春誓言:返乡创业。

经过调研,徐瑶发现,大白菜、西瓜是家乡的特色农产品,但因为种植技术落后、销售渠道闭塞,一直是名声小、效益差,徐瑶决定,她要用科学化和规模化的种植打破如今的困境。

她准备先承包十亩地小试牛刀。但当时双方家庭都比较拮据,徐瑶和男朋友商量后决定“卖掉婚房”,从此撬开了徐瑶成为乡村创业明星之路。

“卖掉婚房的资金拿来务农创业,后来想是有些年轻的冲动:带着赌一把的想法,但在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下我们还是熬过来了,特别感谢和感激他们的‘纵容’”徐瑶特别感谢双方父母的支持和理解。

选择到农村创业,必须得有狠劲,还得有韧劲。地里忙的时候,经常累得腰酸背疼,有时候手都累到无法攥拳头。怕父母心疼,也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每次徐瑶都是洗把脸,对着镜子笑笑,然后告诉自己要坚持住。

“一开始是真苦啊,每天都是10多个小时待在大棚里。特别是夏天,皮肤都晒黑了,但自己选择的路,必须咬牙坚持。起初,对农业一窍不通,都是靠自己一点点摸索过来的。”徐瑶坦言。“做农业,空有理想是不行的,必须熬过风雨无常,经历一年四季,经常是心里没底,非常焦急。”

土地是最厚道的,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通过辛勤的努力,徐瑶当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成本,而且还有了比较可观的收益。这对刚刚创业的徐瑶来说,既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信心。她打破了乡里人对大学生的偏见:大学生干不了农村活,大学生就应该到城市发展。

第一年的成功,让徐瑶对发展农业的信心更足,很快,她就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0亩,还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人员打理。在农贸市场,徐瑶菜摊的回头客是最多的。随后,她扩大规模进行草鱼、黑鱼混种养殖,还开启家庭养殖。“把地里的菜叶回收给家禽食用,再把家禽的粪便给田地施肥。这是我一直倡导的生态养殖,也是我创业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徐瑶说。

成立合作社,她用不一样的方式带领村民共同创业

随着事业上的逐步成功,徐瑶深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改变了乡村面貌,让更多的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2013年,徐瑶联合村里十余户村民成立连云港曙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闻鹊”牌商标,打响了乡村蔬果品牌,开启了现代化生态的种植养殖之路。从此,合作社里的新坝大白菜、拿比特西瓜等农产品远销上海、南京等地。

合作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重点是以沼气有机肥、生物药为纽带循环农业发展,通过这一技术改进,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每亩增加2000元的收入,合作社西瓜、甜瓜、西红柿、大白菜、黄瓜等6个品种成功申报“绿色农产品”,良好的口碑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由于蔬果品质过硬,合作社产销两旺,当年净赚120万元。农户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纷纷加人创业的行动中来。到了2015年,合作社成员23户,辐射带动130多名群众创收300多万元,其中困难家庭就业占总人数的60%。

2020年,合作社又先后引进百斯特黄瓜、西葫芦、苏蜜518西瓜等果蔬新品种,市场反响很好。

如何选购优良的品种,如何科学管理,如何打开产品销路,是困扰村民的大事。2021年国庆节期间,桃之源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萍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徐瑶结合桃之源的品种,从品种到使用的方法,从成本到收益,徐瑶用专业和细心帮助李萍解决了困难。当桃子成熟后,桃之源家庭农场一度面临滞销的困境,这次依然是徐瑶积极地接洽,为农场彻底打开了销路。

“徐书记带着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搞规模化经营,让大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村民马兴万笑着说,我要给徐瑶这姑娘一万个赞近两年,徐瑶又有了新规划:通过产地初加工、农超农商对接、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实现绿色果蔬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链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临危受命,她构建产业规划心系民生幸福

伴随海州区2018年启动“本土大学生回本村任职”的“双本工程”,徐瑶毅然决然选择回村任职,尽己所能为家乡父老做实事。那一年,小荡村村集体负债1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仅19万元。

2021年年初,村“两委”换届中,徐瑶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徐瑶深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她成功引进浅水藕、稻虾混养等优质项目,部分农产品申报“绿色农产品”、年产值较往年增长16%:招引现代化生态化养殖蛋鸡场,一期投资500万元。

2023年,小荡村就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小荡村实现了村蔬果年产值超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更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村民由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的转变。

对徐瑶来说,村集体的宝贵资金要“用在刀刃上”,近几年,村里先后投入80多万元开展环境整治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1200多亩农田因河水倒灌受灾的问题。

近年来,小荡村完成硬化村庄道路12000多米、河道疏浚6000米,新建修缮U型渠4000米、新建农桥5座、新建排水闸2座。五道中沟圩面风景绿化树木1万余株,实现村庄硬化绿化95%以上。完成户厕改造329座,新建标准化公共厕所4座。全村24户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脱贫,“四类人员”2户危房户全面改造完成、4户低收入户入住沙杭新苑“暖心房”。

徐瑶曾在日记里写道,“幸福其实很简单,有地可种,有人可爱,有所期待。”她表示,人生的价值就在奉献青春中自我实现。“基层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要有耐心。我是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给群众添堵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