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外地之窗外地之窗
河南省台前县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3-10-10 16:37:36来源:中国老区建设作者:艾广如 艾晨晓 王为峰

近年来,河南省台前县有序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台前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产业、强支撑,产业振兴提档加速

炎炎夏日,走进许集村,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栋栋别墅般的民居,迎风摇曳的千亩荷花,还有天天爆满的农家乐、紧张有序的企业生产车间......

许集村先后引资落户重点项目11个,吸纳周边闲置劳动力就业400余人,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在自家门口务工挣钱。

台前县把产业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不断探索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持续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壮大。

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投入了64.11%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扎实推进现有帮扶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施年产花生油20 万吨的豫台粮油项目,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实施羽绒服装产业园项目,搭建了企业招引培育平台;实施屋顶式光伏项目,进一步凸显光伏产业收益稳、可持续的优势;实施肉鸭养殖小区锅炉除尘工程,补齐了“鸭链条”环保短板。

台前县充分发挥三级金融服务体系作用,持续实行金融机构分包乡镇制度,高标准完成金融帮扶任务,实现小额信贷“应贷尽贷”。

围绕“全县统筹、二次分配、差异化分配”思路,台前县探索实行产业收益“一个账户收、一个方案分、一条主线帮、一套机制管”的管理办法,形成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抓管理、强培育,人才振兴提能聚力

走进“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人潮如织,企业招聘摊位前求职者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求职者能够与企业面对面洽谈,让招聘求职更有效精准。

近年来,台前县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回流,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强、懂经济、专业精、素质优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台前县加强对乡村在外人才的底数摸排,建立县、乡、村三级“乡贤库”,鼓励、引导、支持有能力、有热情、讲奉献的乡贤企业家、技术人才和退休老干部反哺家乡,持续扩大“头雁回归”效应,打造“返乡创业沃土”。目前,共吸引1852名人才反哺故土、回乡创业。

坚持“按需引进、精准引进”的原则,台前县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教育、产业等方面人才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100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激活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

与此同时,台前县扎实推进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着力优化乡村振兴一线干部队伍年龄、学历和综合素质结构,对全县5200余名基层干部进行全员轮训。精准化开展各类人才教育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20余期,培养技能人才5498人、高技能人才1785人。

抓探索、强改革,文化振兴提效升级

走进夹河乡姜庄村,眼前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古村落依偎黄河,东望群山连绵,古道、古树、古渡口,与周围的万木葱茏、鸟语花香融为一体,远道而来的游客正在体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参与民间传统节庆活动......

台前县树立大乡村文化观,深入挖掘优秀乡村文化的丰富内容,盘活特色文化资源,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努力走好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台前县创新打造“一乡一品”,充分挖掘黄河文化深厚底蕴,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搭建文旅活动平台,丰富文旅活动,持续办好“樱桃节”“桃花节”“晚秋黄梨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台前辨识度的亮点品牌。

统筹利用基层文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建设资源,全面提升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宣传文化协管员队伍素质,实现基层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引导和组织农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清风正气充盈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延续。

抓底色、强成色,生态振兴提优增值

走进后方乡王楼村,村庄巷道平坦宽阔,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河道溪流水清草绿,处处呈现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一幅优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铺展而来......

着眼于保持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台前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硬措施。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双轮驱动”领跑乡村振兴。

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结合“乡村示范工程”“森林乡村”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彻底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实现了“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大力推进生态资源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依托乡村独特生态资源、农业、人文优势,建成了一批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

抓基层、强基础,组织振兴提质蓄劲

现在走进打渔陈镇田庄村的樱桃园,看见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原来樱桃种植区域分散、技术落后,加上只能在附近集市售卖,收益并不理想。在片区党委组建后,樱桃越来越受欢迎,根本不愁销路......

台前县坚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基层群众的“传声筒”和“连心桥”。

台前县探索成立以强带弱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实验片区、握指成拳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实验片区、连片成带型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等示范片区,让基层支部联出了活力、基层部联出了能力、集体经济联出了效益。创新实施“金牌支书”连续培养计划,用好跨县域乡域实地观摩交流和“导师帮带制”,不断强化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