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龙口是胶东地区的重要革命老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老区军民在这片热土上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
为弘扬老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更好展示我市革命老区的今昔风采,中共龙口市委宣传部、龙口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开展了“走进老区看新貌”新闻主题宣传活动,《今日龙口》报推出专题栏目进行系列报道。请看——
“走进老区看新貌”新闻主题宣传活动系列报道之四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探访“参军状元村”石良镇东营曹家
山水相依,初秋时节,大地风姿卓越。这里有葱茏的田园,有潺潺的流水,有点缀其中的香甜花果,座座民房安然耸立,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康。美好的现世安稳,是先辈的浴血奋战换来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有210户、人口不足900人的村庄,先后共有 300 余人支援前线,参军比例达到每户一人,被黄县人民政府授予“参军状元村”称号,在胶东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营曹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继军表示,村里一直小心翼翼珍藏着全村最为珍视的三大珍宝。一面是 1947 年大参军时期,由王佐群、张竹生、庄梦周、张铁民等联名赠送的“民族英豪”的牌匾;一面是石良区赠送的“光宗耀祖”锦旗;另一面是 1947 年,黄县县委奖给参军状元村的红旗。虽然这些牌匾与锦旗已经褪色,但延绵的红色精神与偾张的红色血脉,与多件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的历史文物,见证了那段红色岁月,让红色历史熠熠生辉。
在东营曹家村,每每唱起这首《歌唱状元村》,今年 71岁的曹永然心中都难掩激动,他向记者讲述了那段父辈告诉他的红色历史。1946年12月初,中共黄县县委在全县开展“反蒋保田立功”的大参军运动。1947年3月,召开群众参军动员大会,东营曹家村有120名青年报名参军,同年秋,又有 70 名青年入伍,成建制地拉出了一个连队。全村民众,呼声雷动,欢送入伍青年。这其中,父送子、妻送郎、兄弟双双上前线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也使得东营曹家有了“参军状元村”的称号。东营曹家村在大参军中的突出表现,在全县上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县掀起了“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的参军支前热潮。
铁血铸就状元村,烽火硝烟写壮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红色血脉却从未消逝,早已融入进村里人的基因里。 在村里,拥军优属、参军保家卫国成为一种风尚,感动着世代村民。村民曹美琴提起参军的儿子李子健,心中满是骄傲。 她说,作为参军状元村的一员,儿子从小就有参军梦想,他看到村里的叔叔伯伯去参军,也有了保家卫国的想法。如今在部队中,儿子始终牢记“人民军队为人民”使命,在岗位上践行着保家卫国的承诺。
东营曹家传承着红色精神,收集并整理了先烈的遗物、当年留下的牌匾和锦旗,编辑印刷了先烈事迹书籍,教育村民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在各项工作中,该村始终保持着红色衷情, 先后获得“山东省精神文明村”“龙口市先进党支部”“幸福村居”“文明村居” 等荣誉称号。
如今,村里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在新时代享受着安居乐业的幸福与安稳。村里还发展苹果、花椒等特色产业种植,走上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村民增收致富寻到了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