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主导精神主导精神
大力弘扬老区精神 推进老区加快发展
2023-07-31 18:20:56来源:中国老区建设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而老区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段华章。建党精神是源,老区精神是流,而且是一段主干流。老区精神形成之中,也有各个革命根据地精神的凝结,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继承发展,又有各个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体现,如“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构成了百年大党枝繁叶茂的勃勃雄姿。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老区工作的重要论述包括老区精神阐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着深厚感情关心老区建设,关爱老区人民,几乎走遍每一个老区,而且走一路看一路讲一路。他的关于老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生动,体现了对老区历史地位、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对老区工作、老区精神的深刻阐述,体现了对弘扬老区精神、促进老区发展的重要要求。

老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有精神动力。这个精神动力就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老区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时代精神,包括一些地区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特有精神。

要进一步守护好、研究好、弘扬好老区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老区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和应尽的职责。

一、守护好革命老区这一党和人民军队的“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不忘老区这个根,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共产党人的良心。忘记了老区这个根,就意味着背叛,就是忘本。

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比喻成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有着十分深刻的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了根据地,我们党和军队就有了组织生存之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我们党在12个省130多个县、市举行了近百次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当时,由于没有可以凭依的大本营,起义部队只能不停地转移撤退直至溃散。像南昌起义的部分骨干,就是在周恩来同志带领下退至海陆丰,后又转移至香港。面对这一被动局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率先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后,革命根据地像星星之火,在很多地方得以蓬勃发展。在白区战斗的部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包括在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也纷纷迁入根据地。实践证明,有了革命根据地,我们党和军队的各级组织就有了立足之地,进行人民战争就有了战略基地,中国革命就以此为坚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直至取得最终胜利。可以说,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一着。二是有了根据地,我们党和军队就有了事业发展之地。当年,我们的队伍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把那里的人们动员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恢复和建立党组织,成立苏维埃政府,组建工农武装,成立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和维护根据地内的社会秩序,发展根据地的民主政治、经济财政、司法政法、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开展外交、军事、劳动、土地、内务等各项事务。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党和军队各项事业的建立发展,也为我们党掌握政权后如何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很多早在各革命根据地时期就作了探索实践,取得了成功经验。三是有了根据地,我们党和军队就有了精神培育之地。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要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是需要一些精神伟力作支撑的。在艰苦卓绝的根据地斗争中,老区军民在血与火的战场上锤炼意志品质,在险与恶的困境中坚定信念决心,创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丰满而厚重,庄严而博大,生动而鲜活,对于鼓舞和激励根据地军民战胜一个个强敌、取得一次次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老区是淬炼革命精神之大熔炉,培育革命精神之大学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革命老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根,就是因为她是组织生存之地、事业发展之地、精神培育之地。我们党在这里播撒了火种、保留了火种、壮大了力量。这片红色热土也就成为革命的摇篮、新中国的摇篮。我们必须要把这片圣地这个“根”关爱好、守护好。

一要经常“寻根问祖”,接受教育熏陶。“寻根问祖”,方知来自哪里,又去向何处。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应该多到革命老区去走走。各地、各单位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到老区红色遗址和纪念场所追思学习,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前辈筚路蓝缕、矢志不移的革命情怀,感受老区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接受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热爱革命老区,培育革命情结,坚定理想信念。

二要守护“红色标记”,写好老区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从某种意义上讲,遍布老区的一处处烈士遗迹和烈士陵园就是共产党人的“祖坟”,一座座革命历史纪念场馆是共产党人的“祠堂”,一册册党史军史老区史是共产党人的“家谱”。各级党委、政府和老促会都应该舍得用力气、花本钱,守护好、利用好这些“红色标记”。今年下半年,中国老促会将启动《中国革命老区史》编纂工作,同时协调各地老促会启动《根据地史》编纂工作,形成一体连动的老区修史工程,为党立言,为老区立传,为时代讴歌,为发展助力。希望各地老促会要积极参加、密切配合,早日完成这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红色工程、良心工程。

三要支持老区发展,实现“两个更好”。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一再强调的一件事情。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把革命老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健全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景点修护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落实对口帮扶措施。各地老促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大的工作力度,协助党和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助力老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实现“两个更好”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熔铸好老区精神这一革命老区工作的“魂”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各种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包括老区精神在内的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上一届中国老促会在王健会长的带领下,加大老区精神研究力度,将老区精神概括为: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这一概括全面准确,为我们持续深入搞好老区精神的研究宣传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区精神是老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老区精神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是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的魂,是老区创建发展的基因密码,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可以从老区精神中找到答案;我们党今后怎样继续取得成功,也能在老区精神中找到答案。有了这个魂,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爬起来继续前进。因此,要立足“铸魂”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和搞好老区精神研究宣传工作,努力使老区精神在推动老区振兴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要研究好老区精神。要着力深化创造主体研究,进一步明确老区精神是老一代革命家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创建的;着力深化创立过程研究,进一步明确老区精神是党和老区人民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自然生成的,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而提炼形成的;着力深化内涵底蕴研究,进一步明确铁心向党、休戚与共是其精髓内核,敢于斗争、开拓创新是其鲜明特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其内在品格;着力深化时代价值研究,进一步明确老区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固支撑,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同时,还要深化一切佐证史料的发掘、不同历史时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先进典型的研究,不断丰富这一精神宝库,使之更加符合老区革命历史,体现老区精神的实质和真谛。

其次,要宣传好老区精神。要积极借助中央、地方以及军队主流媒体,发挥《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和《中国老区网》的功能作用,全方位、多侧面地宣传和展示老区精神,形成舆论宣传强势。要充分利用老区丰厚史实和生动故事,不断创作推出展现老区精神的文学影视精品力作,创造制作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增强老区精神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老区精神宣传与国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研究宣传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深化老区精神宣传,进一步提升老区精神宣传的层次和水平。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老区精神宣讲活动,不断推动老区精神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注重运用新媒体,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方法手段进行宣传,努力使老区精神宣传从老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老区精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三,要领悟好老区精神。要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学习了解革命老区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学习了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学习了解老区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学习了解在新时代弘扬老区精神的重大意义,真正把革命老区印记在心中,把老区精神熔铸在灵魂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红色传人,传承好红色基因。

三、履行好弘扬老区精神这一共产党人包括老促会人的“责”

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职责和初心使命;而弘扬老区精神,也必然是共产党人特别是老区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弘扬老区精神,是不忘老区、不忘初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做好老区工作的强大动力、基本方法和经验所在。

第一,弘扬老区精神,就要引导老区人民铁心向党、休戚与共。铁心向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是老区人民最本质的特征。引导老区人民铁心向党,就是要像习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做到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挑战,都要坚定不移地同党站在一起,相信和拥护党的领导,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则要坚决响应和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两个更好”。休戚与共,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老区党政军民关系最生动的诠释。引导老区党政军民休戚与共,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忘初心使命,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幸福。人心都是相互的。只要我们党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能够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廉洁本色,就不会脱离群众,就会真正赢得民心,党的事业也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弘扬老区精神,就要引导老区人民敢于斗争、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当年,根据地环境之艰苦、生存之艰难、战斗之残酷、牺牲之惨重前所未有。那时,老区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敢于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斗争中赢得一个个胜利。进入新时代,老区建设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也不比过去少。要引导老区人民像前辈们那样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勤劳勇敢、攻坚克难,“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夺取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振兴发展的新胜利。开拓创新,是老区军民的鲜明特质和活力源泉。革命根据地创建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创新的产物。之后,无论是《井冈山土地法》的制定,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还是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都是党领导老区军民积极探索创新的重要成果。我们在川陕革命老区考察,看到当年红四方面军训词就是“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现在,面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许多新任务新要求,要引导老区人民继续保持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勇于创新突破的锐气推动发展,以奋勇争先的姿态争创一流。前段时间我们到浙西南革命老区调研看到,丽水市奋力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极其严峻的宏观形势和巨大挑战之下,弘扬“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根植人民”的浙西南老区精神,奋力拼搏、创新,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十四连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一年引进大项目203个,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6.59万人。希望全国各老区都能焕发这种拼搏、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共同书写老区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第三,弘扬老区精神,就要引导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老区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传家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至关重要。回顾中国革命史,无论是中央苏区时期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还是延安时期和抗战时期反抗日、顽的围堵封锁;无论是五、六十年代战胜3年自然灾害,还是改革开放40年的脱贫攻坚,老区和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个辉煌胜利,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和优良作风。可以说,艰苦奋斗已成为镌刻在老区人民身上的鲜明印记。当前,老区建设发展形势向上向好,老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资源禀赋、区域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老区发展水平仍然普遍较低。要引导老区人民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努力做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新成绩。无私奉献是革命老区的内在品格。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史,就是一部根据地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牺牲奉献史。革命战争年代有2000多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196万),大多是老区儿女。进入新时代,要在老区人民中进一步激励和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家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坚决克服等靠依赖思想,以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的姿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努力把革命老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革命老区,也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老区精神。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在跨越了艰难曲折而又光荣辉煌的百年历程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党又已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党要接续奋斗,革命老区要接续奋斗,我们老促会人也要接续奋斗。让我们一起努力,坚守老区精神,传承老区精神,续写老区精神,让老区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本文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支树平在老区精神研究宣传座谈会上的讲话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