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户籍民警的工作平淡而琐碎,但是在被需要的每个瞬间,她会化平凡为不凡,千方百计为居民排忧解难。
脸上挂着微笑,声音透着温柔,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毓璜顶派出所户籍民警姜萱烜,从警16年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户籍管理工作中,从居民脸上的笑容,收获自己的那份幸福。她总结出嘴勤、手勤、心勤的“‘三勤’工作法”获得居民点赞,荣获2021年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及2019年“全市百佳民警十佳窗口民警”、2021年“烟台市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党员民警”等荣誉称号。
近日,记者采访了姜萱烜,听她讲述坚守的初心与收获的感动。
暖心│这里的窗口暖风吹
这里没有侦破大案要案的鲜花和掌声,没有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这里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真诚的倾听、耐心的解答和默默的坚守。走进毓璜顶派出所户籍大厅,记者感受到这里的窗口暖风劲吹。
上午9点多,毓璜顶派出所户籍大厅已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姜萱烜正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问题。
“我来之前心烦意乱,但是办完业务之后是身心舒畅。”毓璜顶街道居民姜先生前来补办身份证,对姜萱烜的服务赞不绝口,“她不仅耐心,还很暖心。”
户籍工作是一项平凡又繁琐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工作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细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一般人容易情绪疲劳,但姜萱烜不会。“从工作中感到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姜萱烜说。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是姜萱烜的初心所在,也是动力源泉。姜萱烜于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在窗口度过,她用耐心和爱心让户籍窗口成为一道风景。
“是毓璜顶派出所吗?我想办理户口注销。”有一次,姜萱烜接到来自苏州的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女士,语气疲惫充满怨气。在交谈中得知,她四岁的孩子溺亡,这位妈妈匆匆几语就挂掉了电话。
姜萱烜心里却像装着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几天之后,她查找到对方电话号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倾听这位妈妈的痛苦,送上最细心的呵护。“过了一年的暑假,她带着女儿来到所里办业务,一眼就认出了我,她说虽然从来没见过面,但是一直记得我的声音。”姜萱烜说,那一刻,她被深深感动了。
出生上户口、办理身份证、考学或者工作迁户口、给新生儿上户口、死亡注销……小小的户籍窗口里,容纳着人生百态。有着一颗为百姓服务的初心,姜萱烜经常换位思考,有着极强的共情能力,她愿意成为他们痛苦和烦恼的倾听者。
她从小事做起,每天早晨提前到达单位,将电脑、照相机、叫号机、评价器等调试好,群众一到就可以办理业务。每一名群众踏入户籍室,姜萱烜都会微笑地说:“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当群众按完手印,她会在第一时间递上擦手的纸巾;有亲人去世来办理户口注销业务的,她都会送上安慰和鼓励……
一份一份小小的温暖,凝聚成一股暖流,从这方小小的窗口蔓延开来,成为引领潮流的社会正气……
细心│“三勤”只为满意多一分
“稍微抬头、嘴角向上,特别好。”暑假里,不少孩子前来办理身份证,姜萱烜总是特别细心,为他们多拍几张照片,还自学了PS,将不影响面容的瑕疵给去掉。带着美颜效果的证件照,让毓璜顶派出所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派出所,越来越多的外地群众到毓璜顶派出所更换身份证。
“并没有什么技巧,自己多细心一点,就能让群众多满意一分。”姜萱烜笑着说。
曾经,刚刚加入警察队伍的姜萱烜也迷茫过,觉得只要根据相关规定完成工作就可以了。由于工作调动的缘故,姜萱烜于2011年从奇山派出所到了毓璜顶派出所。在这里,她遇到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深刻影响的良师益友——赵惠珏。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民警,赵惠珏不仅有着丰富的户籍工作经验,而且乐于助人。姜萱烜从前辈身上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精神,要以热情、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办理每一笔业务。
“虽然累一些,但是从工作中得到的快乐多了,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姜萱烜说。
有了努力工作的动力,姜萱烜不仅力求完美地完成每一项业务,更是将理论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姜萱烜总结了“三勤”这一工作法宝。何为“三勤”?一是“嘴勤”:一定要多问,在工作中要多问问群众的真实需要和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意图,有助于更加顺畅地办理业务、令群众满意。二是“手勤”:在学习培训时,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勤记笔记,“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是姜萱烜一直推荐的学习方法。三是“心勤”:要从心底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处理,时刻保持着换位思考的能力,时刻要把“急群众所急”放在心上。
一上午的采访时间里,姜萱烜的业务不断。记者发现她很少对办事群众说“不”。她在自己电脑上整理了民政、税务、街道等十几家单位的电话号码,遇到自己不能办理的业务,她会耐心听取群众的困难诉求,帮助群众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热心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
十几年来,姜萱烜以扎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爱民的情怀、细致的服务,把百姓的每一件“小事”办成“大事”,赢得了群众的喜爱。
恒心│学懂用精为民解难题
作为服务群众的户籍民警,姜萱烜娴熟地掌握户口政策,把便民利民政策在第一时间通过户籍窗口传递给群众,把小窗口变成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前沿阵地,变成融洽警民关系、拉近警民距离的纽带。
采访中,姜萱烜不时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着。记者看到,上面记录了群众的各种难题和按当时户籍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几年放管服的政策时有更新,有些群众的业务现在不能办,我就记下来,一旦有新政策可以办理了就立马通知群众。”
有了这份恒心,姜萱烜成为芝罘区内最先掌握政策、最先读懂政策的一批人。市民姜先生一直在芝罘区做小本生意,孩子面临上学问题,姜先生和孩子的户口在老家招远,他本人没有买房的经济实力,也没缴纳社保,多次到派出所咨询落户事宜。但按照当时的户籍政策,姜先生跟孩子是无法落户的,看着姜先生失望的表情,姜萱烜心中暗暗把这件事记了下来。2021年9月,新的户改政策下来,可以投靠近亲属了,姜萱烜第一时间通知了姜先生,姜先生和孩子的户口顺利落到了芝罘区妹妹的户口上,姜先生的孩子也成功报名入学。
她在业余时间总是认真细致地查阅资料、档案,弄懂自己不懂的,学会自己不会的,提高自身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赢得百姓的一致认可。
毓璜顶派出所地处商业中心,每年办理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户口业务的群众很多,有的群众经常会缺少材料无法办理。针对这种情况,姜萱烜认真研究政策规定,核实人员信息为他们提供前置服务,借助通讯科技实现便民服务新方式,推行容缺办理办法,采取当场办证后补手续的方式进行办理,要求群众事后将相关材料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自己,自己再打印存档,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但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一次办好”,不让群众多跑腿、白跑腿。
16年如一日,她如春风般滋润民心,也收获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句亘古不变的话,在姜萱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这份收获,来自群众的赞誉。2019年以来,姜萱烜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上门送服务50余次,收到表扬信、感谢留言、锦旗20封(面)。
这些收获,来自她内心的充实,是办理完一项棘手业务后的群众纾解眉头露出笑容,是完成工作后沉甸甸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