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聆听经典故事聆听经典故事
累倒在讲台上的洪国治
2022-09-26 14:45:53来源:烟台日报作者:秦菲

在牙山东麓的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里,巍然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纪念碑正面“为党的教育事业而牺牲的洪国治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大字清晰地印刻其上,也深深印刻在胶东抗大师生的心里。他是胶东烈士陵园埋葬的唯一一位抗大教员,也是为抗大教学积劳成疾、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教员。

洪国治,1916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下水阁村,父亲早逝,母亲将其抚育成人。1933年洪国治高小毕业,依靠舅父资助,进入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小学教员。洪国治信崇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毕业任教后即办农民夜校,开农民信用贷款合作社,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七七事变的发生,激起了他强烈的抗日救国热情,同时也打破了他乡村建设的梦想,他辗转数千里奔赴陕北,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任中国问题研究室研究员。同年冬,陕北公学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合并。之后抗日军政大学派出几队人员到地方根据地火线办学,洪国治被编入抗大一分校,任政治教员。1941年5月,他随胶东抗大进入牙山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主任政治教员、营主任教员、政治指导员、营副教导员等职。

洪国治工作肯干、细致,教学敬业认真,由于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1944年夏天,病情已很严重,讲课时经常咳嗽吐血,但他仍与同志们投入紧张的“六月突击运动月”中。炊事班给他做了病号饭,他悄悄地叫通讯员送给别的病号吃,自己和大家一样吃粗粮、野菜。

随着病情加重,他时常咳血,别人害怕,他便讲:“没关系,干革命就是要流血牺牲,吐点血怕什么!”他还嘱咐身边同志保密。他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听取学员意见,精心备课,改进教学。学员担心他站着讲课累,便把两个背包垛起来,请他坐着讲,他却说:“先生站着讲,便于手势,能增强授课效果;学生坐着听,便于记录,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1944年秋,洪国治已经病得坐不起来了,但第四期学员即将毕业,他顾不得休息,顾不上自身病痛,仍然坚持工作。最后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他就躺在地铺上听取学员的思想总结,直到把这批学员送走,才入院治疗。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加之送医太晚,医生已无回天之力。1945年2月,洪国治与世长辞,年仅29岁。

洪国治去世后,熟悉他的同志和他的学生都非常悲痛。胶东抗大政治总教员李书厢痛惜地说:“国治同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是累死的啊!他是我们教育战线上的榜样,我们大家都要像他那样,言传身教,发扬抗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