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主题活动主题活动
【走进老区看新貌】“红色书记”刘玉祥:初心如炬 照亮乡村振兴路
2022-07-14 17:13:05来源:烟台时刻作者:

烟台是胶东革命的发祥地,是中国进行红色革命最早的区域之一,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历史性贡献,有着“胶东革命发祥地、山东战区主战场、全国解放大后方”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烟台革命老区整体发展不断加快,涌现出大量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展现出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面貌。

为充分展示我市革命老区发展成效,进一步弘扬革命老区红色精神,即日起“烟台老区网”在“主题活动”专栏集中进行“老区新貌”主题宣传报道活动,通过视频、文稿等形式充分展示烟台革命老区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和独有特色,充分展示老区发展的崭新面貌和先进典型,营造弘扬学习老区精神、关心支持老区发展、推动老区全面振兴的浓厚舆论氛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龙口市石良镇的一个小村庄,30多年前,这里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那时候,刚当上村支书的年轻党员刘玉祥就有了一个信念:咱不能让人瞧不起,终有一天要改变这里的贫穷面貌,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今年,老书记已经74岁了,还是这个小乡村,我们来看看它现在的样子。

test

 几场大雨过后,郭术平种的三亩阳光玫瑰,长势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影响。这个时候正是葡萄的膨果期,他喜滋滋地在大棚里忙活着。

 建一个葡萄大棚投入可是不少,一亩地就要两万多。郭术平在村里种了几十年葡萄,以往都是露天管理,收入也基本是“年吃年用”。前几年,村里引进了新品种,号召葡萄种植户们“扣大棚”,一下子几万十几万的投入,引得很多村民心里直犯嘀咕。这条考察了许久的致富路,怎么在村里推广呢?老书记刘玉祥一点也不愁,尹村的老规矩,两委带头,党员先上。几十亩大棚拔地而起,第二年就见到了收益。

 有了好的示范效应,村民们开始纷纷效仿,如今,尹村的葡萄大棚已经发展到五百多亩,一亩地的收益更是比过去翻了三四番。党员带头,在尹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老书记刘玉祥蹚出来的一条路。

 解放前,尹村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荠露菜,毛子草,打火的石头不用找”,很多村民以野菜为食,以要饭为生,遍地的石头成了打火的工具。

 怎么带领村民改变穷困面貌呢?1971年4月1号,刚刚20出头的刘玉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当天他就担任了村里战山河大军的队长,开展改良换土运动,将尹村的薄地变成肥沃的良田。改革开放后,敢闯敢干的他又带领这支队伍转战烟台劳务输出,从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到拉起小规模建筑队,他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在村里创办了粉丝厂。

 1985年,刘玉祥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一当就是37年。上世纪90年代,世界金融危机出现,粉丝厂一度面临破产的风险,是党支部提供的200万低息贷款,帮助村集体渡过难关。

 党支部的雪中送炭,让刘玉祥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三十多年来,这个村办粉丝厂始终姓“公”,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村民福利的主要来源。目前,尹村有200多人在粉丝厂上班,他们既是厂里的工人,又是尹村的农民。

 但是作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村,仅仅依靠一条腿走路,总是不太稳当。如何把集体和农民增收的路子重新从加工车间拉回到田间地头,刘玉祥又动起了脑筋。

 龙口市石良镇尹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祥:利用我们自己的资源,在这个地方搞一个葡萄的批发市场,这些年我们基础设施投了两千多万,光水利设施投了就是100多万,路面硬化有20多里地,我们周围五个村的路面,全部由我们铺设到村庄,这个地方的葡萄的销售收入在一个亿以上。

 党支部牵头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巨峰葡萄服务销售中心,吸引全村葡萄种植户加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和管理。就这样,尹村以点带面,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葡萄集散地。

 村集体的腰包鼓了,如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那就先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村史展览馆、村民文化中心、红色文化长廊纷纷落地,这几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红色尹村”因此远近闻名,刘玉祥也成了有名的“红色书记”。

 如今,村外合作社的葡萄地里一片生机盎然,粉丝加工车间机声隆隆生产忙,不远处的红色文化长廊诉说着激情燃烧的岁月……37年来,刘玉祥带领村民们在致富路上大步狂奔,自己却由于长期过度劳累,落下了多种疾病,但说起退休的打算,74岁的刘玉祥坦言还不到时候。

 龙口市石良镇尹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祥:下一步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再一个就是群众的福利进一步细化,再提高。我感觉也挺自豪的,自豪在哪呢,应当说群众都尝到一定的福利了,也觉得比城里不差。没有党的领导,看不到今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