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佑杰同志简介
孙佑杰同志,1926年3月生于山东文登,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革命前辈。1945年6月入伍胶东抗大;1946年入党并当选为胶东抗大模范工作者;1947年先后调任华野九纵文工团和《胜利报》社。战争年代主要从事战地记者工作,参加过华东的许多重大战役和抗美援朝的出国作战,10次荣立战功;1979年转业到烟台日社任副总编辑;1990年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
在他离休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回忆文章百余万字;出版图书11部,其中反映朝鲜战争的《鸭绿江告诉你》,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文学奖,并被韩国翻译出版;发表自创工艺书法作品50多幅,三次荣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孙佑杰同志积极致力于传播胶东红色文化,被誉为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先后到机关、部队、学校、社区举行红色追梦报告会20余场,捐赠自费出版图书2万多册,在市博物馆举办“孙佑杰红色追梦作品展”,用亲身经历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武警官兵特别是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爱岗敬业、发奋成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孙佑杰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激情奋发写作高产似井喷,连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了20多万字的红色追梦文章,并自费汇集出版《万众一心中国梦》、《晚霞喷彩虹》2本书,无偿奉献社会。之后又撰写完成的《战争亲历记》中的57个故事,分别在《烟台日报》和市红办的官方微信平台连载后,又由烟台市红色文化办公室以《胶东老兵战地情》为题出版成书奉献读者。由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团市委主办的“孙佑杰弘扬红色文化追梦报告会”,现已巡讲70多场,收到了良好反响和社会效益,邀请做报告的单位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孙佑杰本人先后13次荣获国家及省、市级各项表彰奖励。其中201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山东模范老人”光荣称号,2014年荣获“全省‘五好’离退休干部党员”和首届“烟台十佳老有所为楷模”光荣称号。
孙佑杰先生作品连载(一)
我自小就恨日本鬼子
我从懂事的时候起,就记得从东北回来的堂姐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在东北三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38年我8岁时,没想到鬼子侵略爪牙又伸到了胶东,青岛、烟台和许多县城都被日军占领了。
鬼子闯进我的家
这年秋天,得知鬼子大队人马要路过我的故乡文登县孙家埠村,大伙都四处躲藏避难,我也慌忙爬上堂屋半空存放地瓜的阁板,将地瓜堆扒开一个洞穴,藏在里面。尽管上阁板的梯子被母亲搬走了,但我还是提心吊胆,生怕鬼子来了,要爬到阁板上查看。
不大一会儿,鬼子真的来了。只听一阵“咯噔”、“咯噔”的皮鞋声,由远而近响到院子里。吓得我不敢大口喘气,但却侧耳静听,关注着鬼子的言行,可能是鬼子发现只有母亲一人在家,到东西厢房查看又空无一人,便大发雷霆,“叭嘎”、“叭嘎”地质问母亲人都哪里去了?我母亲哪里能听懂日本话,以为“叭嘎”的谐音是八个”,再三解释没有……只听鬼子扇了母亲一个耳光子,骂骂唧唧地离开了院子。此时,忽听大街上有人喊叫,一个姑娘边哭边跑,好像身后有一个鬼子追赶她,边追边无耻地碱叫:“赛姑赛姑的有……”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堂姐在讲述鬼子的故事时,特地把鬼子常骂人做坏事的日语,也学给大伙听,比如“叭嘎”就是骂人之话,“赛姑、赛姑”就是欺负女人做坏事等。我自小怀着对日本的仇恨,只记住了鬼子骂人做坏事的几句日语,永生难忘。
父亲被捉走了
路过村子的日本鬼子走后,逃难的家人便陆续回到家来。我母亲搬来梯子,喊我也从阁板下来了。正当大家询问父亲为什么还没回来时,邻人却传来了大失所望的信息,说父亲被日本鬼子捉走了,有上干名被捉的壮丁队伍,在端着枪的日本兵押解下,正向东南方向的苏家坡村走去了。噩耗传来,如同天塌,哭声一片,不知如何是好。大伙都预测着父亲可能要遭到的凶险。据堂姐讲故事时说过,被鬼子捉走的壮丁,有的当军队的苦力,有的运回日本当矿工,生活极其凄苦,还有的把壮丁当作细菌战试验的活体。全家人越想心里越不安,做饭也无心思做,睡觉也不想睡,一直到了午夜,还是围坐一起,仿佛要等待着父亲能奇迹般地回来。忽听街门有了开门声,但谁也没料到,奇迹真的出现了,是父亲只身安然地回家来了。原来大老实人的父亲,在险境中还很有心机,当鬼子押解被捉的壮丁队伍路过苏家坡村中一个转弯处,他发现前后押解壮丁的日本兵看不见他,便嗖的一头扎进了拐角一户人家的厕所里。待鬼子的大队人马全部离开村子后,他才舒坦地瑞了一口气,但又担心起家里人的安危,急忙摸黑跑回来。
拉网式的大扫荡
这次全家算是幸运没出事,但自从鬼子占领了胶东的县城和重镇后,老百姓再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今儿下乡征粮催税,明儿扫荡捉人,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人心慌慌。最令我难忘的是1942年,鬼子进行了一次大扫荡,集中大量兵力于胶东半岛,从北海边到南海边一线式展开,步步为营向半岛东部推进,扬言要把我党我军一网打尽,实际上见了男人捉壮丁,见了姑娘就强奸,如有反抗就杀人放火,吓得人们都闻风而逃。我和三位堂弟,在一位年长堂哥带领下,也连夜离家出走向东逃难。
这天夜里,当路过一个山口时,我回头向西远远望去,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鬼子晚上就地安营扎寨时,为防止有人趁黑夜突围出去,就在漫山遍野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虽然我知道篝火离我们远着,但由于熊熊的火焰照亮了山川,看起来就好像近在眼前。于是大家都不敢停留,加快了向半岛东部逃难的步伐。经过一昼夜的长途跋涉,我们一行四人终于远离了扫荡的鬼子,来到了一个离海边不远的村庄,在一户远房亲戚家停下休息了两天。没想到扫荡的鬼子又快跟上来了。这时我无奈地说,如果继续向东跑,那么跑到了东海边再怎么办呢?堂哥立即表扬我真聪明。他说:“我打听好了,继续向东走是下策,上策是从鬼子的火堆间隙突出去回家。听说我党的军政人员带领许多老百姓,从日军没设警戒的两个火堆之间突围出去了。”事不宜迟,我们一行四人说走就走,当夜对鬼子杀了个回马枪,选择没有鬼子放哨的火堆间隙,安然无恙地突了出去,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里。事后得知不少逃到海边的老百姓,最后被鬼子赶到海里,结果遭到了鬼子的机枪扫射,死伤之状惨不忍睹,鲜血染红了大海。
愤然参加八路军
从此以后,我上小学也不能总在课堂了。一听说鬼子要扫荡,大家就背着书包往外跑,到鬼子去不到的深山老林坚持上课。1944年我考入我党创建的文荣威联中,干脆就没有固定的校址,像部队的同志一样,把衣物被褥和学习用品全背在身上,为了躲避鬼子的扫荡,不断地移驻于文荣威的偏僻乡村,以农家闲房当宿舍,以露天场地作课堂,即使如此,还会不时遭到敌人的偷袭和飞机轰炸。面对着侵略日军给胶东人民带来种种苦难,为了越救身处水深火热的胶东人民,我在文荣威联中学习不到一年,就愤然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在地下工作者的带领下,辗转穿过数道敌人的封锁线,来到栖霞县北部山区打游击的胶东抗大。由于我自小就恨日本鬼子,所以参军的雄心壮志和梦想是:抗日上战场喜报传故乡,生要立大功,死就当英雄。虽然在抗大学习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扩大成立的宣传队,无法争当战场上的杀敌英雄,但我知道战争是一盘棋,行行出状元,只有前方后方各行各业齐努力,才能实现打败日本侵略的总梦想,当不了战场上的杀敌英雄,可以做好本职工作争当模范嘛!于是,在胶东抗大文化生活极端枯燥的情况下,我自力更生研制成了幻灯机,用以宣扬部队的英雄事迹,开创了美术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受到了抗大机关、部队的称赞,都夸我是胶东抗大“士电影”的创始人,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年终又被评为胶东抗大的模范工作者。
——原载2014年12月29日《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