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经验展播经验展播
加快新时代现代化海阳建设
2022-03-01 14:59:14来源:烟台日报作者:

 

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

 

国家电投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

 

东方航天港总装首发火箭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出厂

 

载着荣耀与梦想的火箭将从东方航天港奔向太空

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

 

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

 

发射设备贮存维护和保障厂房

 

海阳万米金滩

黄海之畔,天朗气清。放眼海阳大地,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总投资18.8亿元的4个“七网”项目正式开工,将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网、现代水网、综合立体交通网、市政公用设施网4大领域改善提升;9大板块58件重点民生实事热腾腾“出炉”,将给百姓带来更多幸福体验;航空航天、海上风电、核能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迭起经济高质量发展层层波涛……

产业培育拉起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借势国家重大战略,持之以恒兴产业、壮筋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蓄能。”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说。

今年,海阳抢抓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列入“新基建”机遇,以“天上有星、海上有船、陆上有箭”为目标,加快建造全国首艘专业化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探索推进“机动+固定”发射新模式,打造海上发射新能力,增创海上发射新优势。着力推动李德仁院士“东方慧眼”星座落地烟台,大力推进卫星数据应用中心、山东长征火箭二期、九天行歌配套基地等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聚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三个航天产业大项目落户东方航天港,实现了同步启动建设,对海阳航空航天产业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在施工现场,海阳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航天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徐文一脸自豪。

徐文提及的是九天行歌火箭贮箱产业基地、东方空间“引力一号”商业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中心、星河动力商业固体运载火箭创新研发制造基地三个重点项目,这也标志着东方航天港在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未来,东方航天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

短短一年时间,围绕航天港建设,海阳累计签约项目10个,涉及星箭研发制造、航天高端配套、卫星数据应用、航天+海工装备、航天文化旅游五大领域,致力于打造高质量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海阳还将以高质量打造丁字湾双碳智谷为统领,全力保障核电企业、核电项目发展,加快发展核能综合利用、海上风电、氢能储能、渔光互补、生物质能等多种业态,计划年内完成清洁能源项目投资130亿元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持续巩固“双碳”经济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不断壮大产业链条,积极推动清洁能源配套企业落户,力争年内新签约项目5个以上,聚力打造全国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国家首个“零碳产业”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海阳还将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全速推动国家电投、华能海洋牧场、海阳港东港区、西港区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擦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推动海洋资源与山岳生态、红色文化等资源相融合,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文旅产业主体,全年组织“山海文化游”系列文化活动800场次以上,不断壮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导向,凝聚力量抓项目、增投入,抓招商、添后劲,稳住海阳经济增长的基本盘。”刘海彬说。

今年,海阳有129个省市县重点项目。为加快项目建设,海阳充分发挥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抓牢抓实丁字湾“源网荷储”先进基础设施、同邦聚乳酸、富利新材料等投资过10亿元的重点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要素、服务和力量跟着项目走,继续实施“绿色通道”“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模式和“五个一”的项目落地推进机制,确保项目真落地、快建设、见形象。

为了腾出更多项目发展空间,海阳充分挖掘土地空间潜力,做好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等工作,大力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管理,依法清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力争今年上报审批土地1800亩,盘活处置闲置低效用地800亩以上。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围绕清洁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现代海洋、毛衫针织、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海阳聚焦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综合运用以资源换产业、以电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着力招引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年内新引进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60个以上。

在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方面,构建含金量更高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完善人才荣誉制度,全面兑现人才政策,积极开展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创优人才发展环境,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突出产才融合,聚焦清洁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聚一批“高精尖缺”优秀人才,积极引进职业学院、发展职业教育,力争五年内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人以上,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智力支撑。

改善民生凝聚高质量发展“向心力”

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22年,海阳将以精致城市为追求,全面提高城市综合能级,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依托2022年度惠民利群实事,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切的各类问题,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关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上民声等平台,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提升城市能级方面,海阳全面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包括沿海新区、老城区、航天产业园、核电园区、丁字湾等重点区域在内的约100平方公里的控规编制,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品质城建。打好棚改清零攻坚战,抓好涉及2117户的4个片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不断优化群众居住条件。提速推进莱荣高铁、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6项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客运西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民健身综合馆等惠民工程,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实施乡村振兴方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全市141个产业扶贫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新建1处县级、7处镇级新植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园,全力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升级,建好核能综合利用现代农业项目等高技术农业项目,以科技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年内注册山东名牌产品1-2个,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亿元以上。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高标准完成4个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任务,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同时,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发展质效提升行动,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提质增效,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积极培育组建联合社,通过以强带弱实现抱团发展。抓好农产品电商品牌策划营销和物流快递资源整合,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壮大,让乡村面貌由表及里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海阳还将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树牢“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意识,深入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底线,切实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落实赢得快发展,不断增强海阳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

天高海阔,乘风奋楫。新的一年,海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烟台市委“1+233”工作体系和经济工作会“十个奋力”工作要求,坚持“123456”发展思路体系,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烟台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贡献更多海阳力量。

(庞磊 侯俊南 姜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