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更迭,回望来时路,牟平,在时代的答卷中,写下了自己的注脚——
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围绕贯彻市委“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思路,牟平确立了坚定“重返烟台第一方阵”这一目标,总投资过20亿元的烟台蓝色药谷超级工厂和总部基地项目落地开工,投资过40亿元的石药创新药产业园、丰金生物制药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县域经济更具实力。88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中小企业,恒邦股份位列《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第294位,排名比上年前移41位,4家企业获评首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金支持,石药百克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批首家市级长效蛋白药物技术创新中心,海德专汽上榜省科技领军企业。
整体环境更加宜居。总投资1.86亿元的8项道路、桥梁及公共停车系统工程完成4项,全面完成5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居民近5000户,完成首批160套人才公寓的筹集工作,72套公寓正式对外出租。
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总投资4.5亿元的新妇幼保健院土建工程全部完工,牟平顺利完成国家“医保平台”对接,获评省级健康促进区。常态化选树宣传牟平好人,上榜山东好人6人、烟台好人16人。
社会大局更加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重大隐患13个;按照“三个一批”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全区21处非煤矿山关停整合工作。
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打造“温情城市、温暖小区”党建品牌,健全四级党组织架构,实现网格(小区)100%建立党组织、100%配备党组织书记;建成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整治;
2021年以来,牟平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统筹做好稳增长、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亿元。
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牟平区牢固树立法治和市场“两种意识”,全面强化营商环境、平台建设、风险防范“三项支撑”,持续激活产业培育、双招双引、城市提升、乡村振兴“四大动能”,紧紧依靠党政干部、企业家、村支部书记、专业技术人才、在外牟平人才“五支队伍”的“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齐心协力、尽锐出战,加快实现牟平地位和形象的重塑。
研究制定了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加快构建医药健康、黄金及贵重金属深加工“2个千亿级”和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造、文化旅游“4个百亿级”四梁八柱产业体系。把国际生命科学城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以“蓝色药谷、生命港湾”为主题,聘请新加坡邦城公司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总投资500亿元的城市更新、100亿元的产业发展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医药创新应用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过20亿元的烟台蓝色药谷超级工厂和总部基地项目落地开工,总投资过40亿元的石药创新药产业园、丰金生物制药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创新中心、纳美生物研发基地等20余个项目达成签约意向,着力打造烟台生命科学创新引领核心区,加快实现牟平产业和实力的重振。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县域经济更具实力
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助力“牟平制造”高质量发展,总投资30.6亿元的17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0.5亿元、9个完工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3家。成立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牟平工作站,培育3家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宏田汽车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企业获评省级瞪羚企业,16家企业获评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8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中小企业,恒邦股份位列《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第294位,排名比上年前移41位,4家企业获评首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金支持,石药百克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批首家市级长效蛋白药物技术创新中心;海德专汽上榜省科技领军企业。
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2条,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一次跑”,与17省的47个县市区签订“跨省通办”协议,81项高频事项异地办理“不见面”,全区92.6%的可比事项迈入“全省最优”,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牟平位列全省第12名;在全市率先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功争取全国建筑改造消防审查验收、林海嵎峡田园综合体2个国家级试点。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外贸发展工作奖励支持政策,成功举办中韩产业园招商推介会,与3家省级国有平台公司签约总投资超50亿元的生物医药健康、绿色低碳新材料等项目,丰金医美和烟台啤酒改扩建项目列入省“双招双引”签约项目,三峡新能源、龙泉康养小镇入选省级重大储备类项目。
扎实推进城乡统筹,整体环境更加宜居
聚焦提升城市能级,总投资16亿元的3个棚改安置社区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总投资2.3亿元的东关路城区段、新建大街、西关路3条主干道路全部竣工通车,6条背街小巷全部完工;总投资2亿元的供热工程全部完工,清洁取暖工程进入扫尾验收阶段,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总投资1.86亿元的8项道路、桥梁及公共停车系统工程完成4项;全面完成5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居民近5000户;完成首批160套人才公寓的筹集工作,72套公寓正式对外出租。
聚焦改善城乡环境,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通过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打通金埠大街断头路,砂石矿山实现扎口管理,文兴路夜市等马路市场实现退路进厅,一批困扰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相关做法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广。总投资3.4亿元的省道207和5条县路大中修工程竣工通车,总投资2.5亿元的农村“户户通”工程全面完工,5个镇街实现“一元公交”,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坚持农村人居环境一体整治,成功创建“昆嵛山下·最是一年春好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打造2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聚焦推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建设和苹果高质量发展,获批国家级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牟平渔港经济区纳入全国首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试点,养马岛入选全省首批民俗聚集区创建名单,仙坛股份获评烟台市首批品牌农业引领企业,6家企业获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企业产品获评烟台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该区获评中国苹果产业五十强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牟平区级财政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33.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0%以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加快“20100”重点帮扶项目推进落实。发放各类保障资金近7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920人。老岚水库移民安置区完成投资9100万元,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新城小学、官庄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改扩建公办园6所,公办率提升到50.7%,我区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培养输送的运动健儿刘诗颖、孙一文荣获东京奥运会冠军。
总投资4.5亿元的新妇幼保健院土建工程全部完工,牟平顺利完成国家“医保平台”对接,获评省级健康促进区。常态化选树宣传牟平好人,上榜山东好人6人、烟台好人16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戏曲进乡村、党旗映乡村等系列文化活动近万场次。麻姑传说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龙湖樱花节登陆央视新闻频道。养马岛、崑龙温泉、海岛日记等5个文旅品牌入选“2021年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季”名单,其中在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中抢占3席,数量位居全市之首。
坚决守牢工作底线,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2.3万剂次,完成2轮全员核酸检测85.5万人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重大隐患13个;按照“三个一批”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全区21处非煤矿山关停整合工作。
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建成“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三无”社区(村)、“无讼村庄”建设;创新搭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新调整划分基础网格1265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274名;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36件,挽回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21次,依托“平声致远”品牌开展宣讲200多场次,筑牢基层思想文化主阵地。建立干部执行力档案,开展重点工作执行力专项考察,倡树“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任务,高标准抓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
打造“温情城市、温暖小区”党建品牌,健全四级党组织架构,实现网格(小区)100%建立党组织、100%配备党组织书记;建成胶东抗战第一枪群英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整治;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立完善制度机制131项。持续强化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党管武装、群团等工作,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团结更加巩固。
一路栉风沐雨,取得了辉煌成绩的牟平,如今已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新的一年,牟平区将紧紧围绕市委“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锚定“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齐心协力勇争先、尽锐出战走在前,奋力谱写“滨海魅力城·现代新牟平”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