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聆听经典故事聆听经典故事
姜恒茂挑扁担不分昼夜送炮弹
2021-01-19 16:34:51来源:作者:

战争年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可不仅仅是前线战士,他们的背后,总有那么一批民兵,为战士浴血奋战提供后勤保障。

    作为革命老区,海阳在战争年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民兵代表,行村镇汪格庄村89岁的老人姜恒茂就是这样一位老民兵,他用肩扛、用担挑的方式,将一枚枚炮弹送上前线;他给地下党送情报、用石头做石雷阻击敌人;更是冒着枪林弹雨,在淮海战役中为前线战士输送炮弹。

    16岁开始送情报为保密传送鸡毛信

    16岁那年,姜恒茂成了地下党组织的信使。之所以挑中他,是因为当时的姜恒茂政治素质好,比较机灵,而且身体素质过硬,跑步速度很快。村里人至今仍记得这样一件事:姜恒茂曾经奔跑追野兔,速度与野兔相当,结果,野兔最终被累死。

    姜恒茂记得当时的信上会插有鸡毛或火柴,“鸡毛信代表十分紧急,而插有火柴的信则代表着十万火急”,很多时候,姜恒茂并不知道这些信件会流向哪里,当时我方为了保密,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姜恒茂会根据信件上物品的寓意,迅速将信件传送给下一个送信者。

    当时村里不太平,鬼子隔三差五到村里扫荡,姜恒茂想当民兵保卫村子”,可当时年纪小,只能在村里的儿童自卫团站岗放哨,等到了年纪,姜恒茂终于成了一名民兵。

    自制石雷炸伤敌人,俘虏日本兵交给部队

    当上民兵后,姜恒茂走上了战场,开始真正见识真刀真枪的搏斗,有一次,姜恒茂跟着胶东十六团打伏击战,“当时部队机械枪支太简陋了,只有一个歪把子枪和一个掷弹筒能勉强拿得出手。在撤退过程中,子弹擦过他的胳膊和腿,姜恒茂挂彩了。为了不给队友拖后腿,姜恒茂拖着伤腿独自往下撤。如今多年过去,他的身上仍能找到枪弹留下的痕迹。尽管受过伤,但是姜恒茂并没退缩,上战场也绝不含糊,1945年文山战役配合部队打鬼子过程中,他还抓过一个日本鬼子”,缴获了一把枪和30发子弹,并把俘虏和枪支弹药交给了部队,这也是让老人自豪的一件事情。

    由于靠近赵疃村,地雷也是当时民兵的标配之一。姜恒茂告诉记者,当时几乎天天用地雷,地雷特别好使,我们走哪都带着。下地雷过程中,姜恒茂会把引线拴到荆棘条上,或者用钉子敲到地面上,并用山上的杂草盖一下,经常能在敌人搜山过程中炸他们个措手不及。

    由于当时铁雷并不多,闲暇时间,姜恒茂会像其他人一样,在家自制石雷,有时一个石雷重达百八十斤。姜恒茂会将石雷放到出其不意的地方,敌人进村时,也能起到炸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