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聆听经典故事聆听经典故事
烟台特区工委在福山领导抗战 武工队夜遇包围
2020-12-28 09:26:14来源:作者:

 “当年烟台特区工委就福山并办公!不久前,记者采访福山区有关人士时了解到,在当年血雨腥风的抗战年月,烟台特区工委正是在福山领导着烟台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烟台特区工委诞生在绍瑞口村

    “烟台特区工委设在这里,一定也考虑到这座房子位于村边,南面就是成片的果园地和龙王山,便于隐蔽和转移。在福山区门楼镇绍瑞口村,年近八旬的原党支部书记孙德良至今记得当年烟台特区工委的办公旧址,那是一幢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瓦房,他说,“绍瑞口村尽管离黄务日伪军据点不远,但村中的党组织却是中共福山县委最早建立的党小组和党支部之一,党员数量多、群众基础好。”

   据孙德良介绍,1944年4月,中共胶东区委派林一夫到绍瑞口村组建中共烟台特区工作委员会,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烟台市委,林一夫任书记。同时,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烟台市政府,也在邻近的东陌堂村成立。

   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共烟台地方史》中有记载:“1944年4月,中共烟台特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烟台工委)正式成立,林一夫任书记。在管辖范围上,胶东区党委将原福东工委撤销,所辖区域改为第五区,受烟台工委领导。

    同时成立烟台武工队对敌斗争

    烟台工委、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的同时,还成立了烟台敌工部和烟台武工队,配合工委开展对敌斗争。

    当年的原烟台武工队政治部干事胡登保记得非常清楚,1943年秋,胶东军区根据对敌斗争需要,抽调人员在牟平县的垂柳村成立了烟台武工队。成立那天,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刘涌、参谋长张怀忠参加成立大会,军分区政委仲曦东前来讲话,宣布成立烟台武工队。这支20来人的武工队拿的全是短枪,主要任务是去做烟台的地下工作。胡登保1942年时还在栖霞县铁口区工作,当时被抽调过来,成为烟台武工队队员之一。

    烟台武工队北上的第一天,到达福山县狮子山区的土峻头村;第二天继续北上,驻进了绍瑞口。东陌堂村西头的周家大院、西陌堂村北头的黄家大院,是武工队常驻的地点。烟台武工队的驻扎地点并不是固定的,常常白天来了晚上走,晚上来了白天走。在此一带活动时,工委书记林一夫亲自给胡登保改了名字,将原来的胡等宝改成胡登保

    夜遇包围及时转移又安全返回

    有一天晚上,日伪军突然包围了西陌堂村,我两名战士在村北头一家姓宋的村民屋外站岗,在拨拉敌人刺刀的时候手被捅伤。武工队从村南头跳出了包围,转道东珠岩村又安全地转移回来。

    之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原胶东军区所辖的烟台武工队为基础成立了烟台武装大队,梁斌任大队长,李启明任副大队长,林一夫兼任政委,孙宪平任副政委。

    “除了短枪,大队又增加了四支长枪(步枪)。胡登保说,为了有人当向导引路,又从福山、牟平调来四名当地的同志,所以就有了四支长枪。

    在抗日战争全面反攻形势已经形成之际,胶东区党委决定将烟台工委所辖的三个区分别划回福山、牟平两县,以集中力量加强市内秘密工作的领导。当时是派原北海地委副书记滕景禄任烟台工委书记,林一夫任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