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聆听经典故事聆听经典故事
【红色英雄人物】马石山惨案唯一健在者于成:12岁参加八路军保家卫国
2020-09-22 15:03:21来源:作者:

   70多年前,12岁的于成脸上写满了稚气,但为了抗日保家园,他加入八路军,转战南北,马石山一役,战友、百姓死伤大半,他从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45日,于成在居所向记者回忆了当年亲历的抗战往事,在讲述中,于成坦言那段烽火往事只有亲历才最清楚。每次想起当年牺牲的战友,于成都禁不住热泪纵横,希望死后骨灰撒在马石山,和战友们融为一体。

    向战友下跪:马石山战役死里逃生

    45日,清明节,芝罘区西南关中街一处老屋里,于成颤颤巍巍地拖着双腿来到客厅窗前,眼睛望向南方,望向马石山惨案发生地乳山市马石山。70多年前,于成的战友连同附近百姓数百人倒在日寇的刺刀下。

    每年清明节,于成都会想起为掩护百姓撤离而牺牲的战友,而如今,随着岁月更替,他成了亲历当年惨案的唯一健在幸存者。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我还专程去马石山祭拜。于成今年88岁,腰像脱臼一样,变位了,压迫神经,走起路来,双腿没劲,最近一次去马石山距今已有8年。

    30多年前离休时,于成曾一个人去过马石山,见到了当地政府修的烈士陵园,看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堂和烈士陵墓。于成告诉记者,战友和百姓真正埋骨之处当年是一个池塘,现在是一座水库,每次去那里,都要跪下来,给烈士磕头不丢人。

    “马石山惨案是日本鬼子的罪行,惨案对我刺激太大,只要我活着,这辈子都忘不了,眼睁睁看着战友为了掩护群众突围都牺牲了。于成回忆起当年惨案场景,禁不住声音哽咽,那些战士太可怜,吃不好,穿不好,死也没个好地方。

    当记者问于成还想不想去马石山看看,他连忙答道:我永远想去,我还想死了以后,骨灰撒在马石山,不立墓碑,不占一分地,真正和战士合骨,死了以后,再去为烈士服务。

    和于烺同村:报名参军打鬼子

    1939年四五月间的一天,年仅12月的于成穿着裤衩、光着双脚来到当时的文登县大水泊乡,在一个面摊旁,看到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可以报名参加八路军打鬼子,于成就报名参军了。

    “家里人根本不知道我参军了,半个多月没音信,还以为我死了。于成回忆,那个年代参军都冲着于烺去的,我们那时候叫日本人除了日本鬼子,还叫日本狗子,于烺是狼,狼能吃狗,问参军干什么去,说找于烺去找于烺干什么去抗日救国打鬼子去据了解,于烺1903年出生于文登大水泊乡井南村(原名河北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后入私塾、新式学堂读书,19304月,国民党文登县政府任命于烺为高村区(当时称四区)区长,任职期间,惩恶扬善,深得民心,19376月,经中共党员王翼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成告诉记者,他和于烺是同一个村子的人,于烺家在他家南面,距离不到10米。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住在于烺家时,他家成了远近闻名的抗日进步基地,光村里就有10来个人参军,我能参加八路军也受这个氛围影响。于成说。

    给许世友写信:我给你理过发

    最近翻检老物件时,于成还是没有找到那封回信,那封回信写于1966年下半年,信来自于许世友的办公室。我先是写了一封信,过了半个月,就有回信了,还寄来了一本毛主席语录。于成告诉记者。

    在写给许世友的信里,于成写道:当年我给你理过发,你该给我钱吧,现在是三毛钱吧。于成告诉记者,写信并非真是找他要理发钱,而是怀念烽火往事。当年我参军时,像我这种年纪的寥寥无几,他们能要我,可能是寻思着我将来去部队能当个勤务兵啥的。于成说。于成回忆,他给许世友理发时,许世友不叫名字,叫于成小鬼人很随和,没有架子,能跟身边人打成一片。于成说,许世友当年在胶东抗战时,跟我们讲都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斗,将来革命胜利了,都是有功的人,我们一个个抱着必胜的理想信念冲锋陷阵。

    马石山惨案

    1942年冬,日本侵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扫荡时,仅在马石山周围就残杀抗日军民50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英雄的抗日军民同扫荡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被围在网内的少数八路军指战员,为了人民群众,舍生忘死,反复冲杀,掩护大批群众突出重围,自己却血洒马石山,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