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聆听经典故事聆听经典故事
英雄的胶东 永远的丰碑
2020-07-16 09:33:12来源:作者:

——胶东革命老区的突出贡献

 

战斗英雄任常伦在胶东英雄大会上的英姿。

 

1940年,胶东子弟兵在烈日下训练刺杀。

□黄亚林

习近平主席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这句话是对山东革命历史的高度概括和评价,内涵丰富而深刻。胶东老区是山东老区的一部分,还是贡献很突出的老区,突出到令人难以相信的程度,用“伟大”来表述当之无愧。

胶东是老区中的老区

仅仅说胶东是老区,并不能将胶东的地位说清楚。

胶东作为老区中的老区,她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最完整。当年说,胶东800万人民跟着共产党,这是个真实的数字,确实是800万人追随共产党保家卫国、翻身求解放。

许世友,当年的胶东军区司令员,在胶东战斗生活了八年,著有《许世友回忆录》。他在介绍1944年的秋季作战时说:“胶东抗日武装力量迅猛发展,四个海区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罗荣桓,抗战时期的山东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著有《罗荣桓军事文选》,他在总结1942年全省抗战形势时说:“胶东至今仍为坚持我山东抗战的一块有力基地。”这些话充分说明胶东根据地最完整这一特点。

还有一个更好的证据。1945年8月,抗战胜利了,毛主席要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在即将出发的2天前,也就是26日,他亲笔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举例表扬了三个地方:“新四军占领了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许多县城和江淮间许多县城,山东占领了整个胶东半岛,晋绥占领了平绥路南北许多城市,就造成了极好的形势。”这句“造成了极好的形势”,说明毛主席对胶东这块完整的根据地,有多么的满意。在抗战胜利时,整个胶东已经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了,包括港口城市烟台,这是全国根据地唯一可靠的出海口和最大的城市。

胶东作为老区中的老区,第二个特点是最早。胶东老区在全国抗日根据地中是最早的之一,在山东是最早。山东省最早的三个抗日民主政府都在烟台,分别是掖县、蓬莱、黄县。

1938年3月,掖县起义成功,这次成功可以说是一个范例。他们建立的抗日武装叫三支队,有三千七八百人,估计在全国也是最大的一支起义武装。几天后,蓬莱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如果按人数排,第二位的起义武装就在蓬莱,2000多人,三县联成一片,在中共胶东特委的领导之下。5月份,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8月,以三县组成北海区。

此时,放眼全国,抗日根据地屈指可数。其一是红军到达陕北后整合起来的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其二是七七事变之后,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挺进敌后,从1937年年底开始,分别向山西三个方向展开,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晋察冀、太行山、晋绥根据地。胶东根据地的形成与这三大根据地几乎是同步的。

可贵的是,胶东根据地是在没有八路军主力支援的情况下,地方党组织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这成为一大创举。党中央得知胶东的情况,发来了一份电报,今天一阅,我们仍然为电文中的措辞所震撼。

电文指出:胶东“年余发展了数千党员,创造了六七千人的党领导的队伍,这是伟大的成绩”。这份电文,这“伟大”两个字,告诉我们,胶东建立根据地,党中央、毛主席是多么满意。

作为老区中的老区,第三个特点是坚持时间最久。胶东根据地从1938年3月创立,至新中国成立,坚持了11年半的时间,是山东最久的老区。

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整个华东解放区,除胶东部分地区,几乎全面失守。1948年9月3日,华东局主要负责人写了《关于山东各方面情形给毛泽东的综合报告》,其中就报告了这个情况。从1947年上半年开始到1948年下半年,胶东老区之外的山东,基本上处于国民党军的占领之下。情况稍好一点的是渤海区,每个县也被国民党军“扫荡”了一遍。只有胶东,参军、支前、生产从未停止过。

作为老区中的老区,第四个特点是规模最大。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山东分局副书记、战工会主任委员黎玉,在1943年的工作报告说:1942年全省根据地村庄有10128个,胶东7341个,占72.5%;全省村级政权改选8170个,胶东5873个,占71.9%。胶东人口790万人,我政令管辖人口442万人,管辖人口占全省我管辖人口的59.9%。

解放战争期间,因为要进行土地改革,新区、老区的执行政策有所区别,老区等概念开始出现在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领袖的文电中。这是老区概念最早的出处。其中以1948年2月6日,毛泽东给李井泉和习仲勋并转刘少奇和薄一波的一封信中,说得最为清晰,对老区、半老区、新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期,全国各解放区展开了老区数量统计工作,1948年6月,华东局形成了一份山东《各类地区及人口统计表》。其中山东各区老区数为:胶东244个、渤海121个,鲁中95个,鲁南47个,滨海28个,胶东占45.6%,人口占43%。这表明,从1942年到抗战胜利,胶东仍然是全省最大的老区。

最完整、最早、最久、最大,具备这四个特征,无疑是老区中的老区。“伟大”、“极好”这些词汇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定性,全国还没有哪个老区曾经拥有过这样的荣耀。

党中央舍得放弃延安临沂不舍放弃胶东

胶东战役期间,蒋介石三次到青岛。最后一次来时,发表了三次讲话。一下几句话都是他的原话,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胶东战役的看法:

“此次胶东会战在整个剿匪战事中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亲自前来主持这次会议。”“这次胶东会战,是奠定我们整个剿匪军事胜利基础的一次会战。”“这次胶东半岛的作战,可以说是我们国军第一次大规模作战。”“胶东作战是决定我们剿匪胜利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可以看到,蒋介石对胶东极为重视。导致国共谈判最终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断提出新条件,新条件包括要求共产党让出烟台、威海两港。国共双方都清楚,没有胶东、没有胶济线,就没有山东,反之亦然。国民党得寸进尺,共产党让无可让。关内大战一触即发,形势危如累卵。

为了挽救和平,中共中央采取了一项在当时看来很特别、很有未来感和穿越感的政策,即允许美国人(不是美国军队)到烟台来。半年多前,美国海军和陆战队20多艘军舰来到烟台海面,以盟军之名要求登陆。在中央的直接指导下,胶东军民成功地将他们赶走了。1946年5月,在大战爆发前一个月,中央批准在烟台设立美国及英法领事馆,并允许其开办工商业,想用让美国人进来的办法来留住胶东,同时避免战争,但是和平的最后希望破灭了。美国人没有来,因为接下来要发生什么,美国人心里不糊涂。

一个月后,在6月13日的国民党作战会议上,参谋次长刘斐汇报的战略方案是这样的:“今后作战方针,应关内重于关外。关内首先打通津浦、胶济两铁路,肃清山东半岛,控制沿海口岸。”明确了胶东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两个战略方向之一。6月19日,毛主席电示陈毅、舒同:“蒋决定大打,除围攻五师外,胶东、苏中两区必定进攻。”我们党的情报工作,真是空前绝后,国民党的战略部署与毛主席告诉前方指挥员的是完全一致的。

从和谈到大打,党中央、毛主席,是多么不舍得放弃胶东。这算是第一次。

第二次,就是蒋介石三临青岛的这一次。他说这次是“第一次大规模作战”,是第一次采用陆海空三军立体作战。在狭窄的半岛上,摆开6个整编师20个旅,调来海军各舰队主力封锁,空军以69架作战飞机外加一个侦察中队支援,2个工兵团、2个装甲营、1个宪兵团、4个保安总队,由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出任胶东兵团司令,阵容极度豪华,与大别山构成了全国两个最大的战场,一个在内线,一个在外线。

此时华东局、华东军区、山东省政府机关早已撤入胶东。华东局向中央发出急电,提出三个方案,一是守,二是半守,三是不守,请中央定夺。

中央会怎么答复呢?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毛主席的一贯战略。1947年3月,国民党军进攻延安,他在撤离延安时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很形象阐释了这一战略方针。在山东,1947年1月下旬,华东野战军主力集结在山东临沂地区,华东战场的作战重心转入山东。毛主席数次电示,准备放弃临沂。2月份,华野放弃临沂、鲁南,打了莱芜战役,5月份,打了孟良崮战役,然后放弃了鲁中大部。这两仗很漂亮,我们胶东子弟兵,置当面之敌于不顾,第一次离开家乡,长驱五百里,参加了战役。7月份,先后打了南麻、临朐战役,失利了。这时,进攻胶东和进攻鲁南、鲁中的国民党军在胶东门前汇合了。

党中央、毛主席会放弃胶东吗?

中央的回电很不寻常。这就是毛主席《关于保卫胶东的指示》,电文的内容是保卫胶东。在另一份给谭震林的电报中,毛泽东要求谭震林所率两个纵队,不要南下临沂和陇海,留下来保卫胶东。不久,中央军委电令,以九纵、胶东新成立的十三纵和谭震林所率的二、七两纵,组成东兵团,正式的名称为华东野战兵团,任务是保卫胶东。

中央同时在全国战略上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要求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猛攻猛打”。指示陈毅、粟裕,要准备打到一个师只剩三四千人:“你们没有后方了,你们的后方胶东已经是战场了,只有大量歼敌,把战争引向敌区,才能有力保卫胶东。”要求东北野战军提前发起秋季战役,以调动胶东之敌增援东北。

在胶东战场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9月初开打,第一个月,国民党军追解放军,第二月变成解放军追国民党军。10月4日,解放军收复掖县,关上了胶东的西大门。10月8日,毛主席发来庆祝收复掖县的电报:“庆祝你们收复掖县及歼灭敌人数部的重大胜利。自从你们转入反攻后,我军业已无例外地全面转入反攻。敌人已没有任何一处再能进攻。”收复一个县城,竟然得到了中央的贺电和表扬,仔细读一读,能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你们这一反攻,等于宣告我人民解放军全军全面转入了反攻。笔者曾仔细阅读过党史、军史著作,没写解放战争战略转折的标志。这个标志,其实就在毛主席的电文中。

十天后,蒋介石在青岛向高级将领训话,他说:“胶东作战是决定我们剿匪胜利一个重要的转捩点。”

双方的最高统帅,都把胶东战役定义为大战的转折点,足以看到胶东和胶东战役在双方心中的地位。

胶东战役打了近四个月,至收复莱阳城,歼敌六万三,战役时间之长、歼敌数量之多、攻坚难度之大,都是空前的。《毛泽东选集》注释中对“胶东战役”作了这样的说明——“改变了整个山东战场的局面”。我们知道,这些注释都是毛主席本人亲自审定或添加上去的。

胶东老区是华东的总后方

中央要求华东放弃临沂的时候,同时已经指出,胶东、渤海是华东的后方。由于胶东军事供应的量和贡献太大了,被当时的高级指挥员亲切地称为总后方。曾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十三纵司令员的周志坚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胶东“是华东的总后方,华东人民解放军军事供应主要基地之一。”以下数据和资料,展示了胶东作为总后方的巨大作用。

1、弹药。1948年的中央军委总后勤部专题来华东调研形成的报告称,胶东兵工“在去年及八年不断战争中亦有其伟大之贡献”。我们再一次见到“伟大”这个词用在了胶东身上。

解放战争期间,胶东生产炮弹252.8万发,相当于3次淮海战役加15次孟良崮战役的消耗量,超过关内各大解放区,甚至比同时期的东北还多10万发,真是奇迹!胶东老区在70多年前,就是全国解放区的制造业和化工基地,生产数十种武器、弹药,有1万多名工人。

军事供应问题,周恩来、陈毅、粟裕、许世友最有发言权。

周恩来的一份电文中指示,陈粟的100MM炮是胶东造的,速由胶东拨付5000发炮弹。

陈毅、粟裕给中央的电文中有这样一些内容:

西兵团弹药、医药仍需由胶东供给;胶东为我全军军事供应之主要基地;华野数十万军队之炮弹、炸药及子弹供应,至少十分之七依靠胶东;向中央紧急申请弹药补充,其中五〇掷弹筒弹要73600发,特别注明胶东造。

许世友说,攻击潍县,我集中强大炮火,炸药十余万斤,炮弹尽最大限度供给,发挥了强大炮火威力。他战前签署了这样的战役后勤命令:“一般伤员应每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血清,各纵队如用完,迅速派人来领取。”

2、战地救护。当时,胶东创办的新华制药厂是全省唯一西药厂和医疗器械专业厂。解放战争期间,新华制药厂生产了300万支破伤风霉素及生物药品,基本满足了华东地区我军需要。淮海战役前胶东200多所民间医院的中西医生集体参军,一共2343人。1946年,胶东流行回归热,传染性很强,只有一种进口药能治好这种传染病,价值二亩地,普通农民根本用不起。药厂自己动手开发,及时生产出了亚砒酸钠注射液,治好一个病人只要两个鸡蛋的价钱。那时大批白衣天使深入疫区,迅速扑灭了疫情。扑灭天花,用的也是新华药厂生产的疫苗。

3、货币。北海银行创办于胶东。后来省里成立总行,胶东分行仍然是独立的发行机构,解放战争期间总行也撤往胶东。北海银行一共发行1.2万亿北海票,成为运转最久、发行量最大、币值最稳定的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三大前身之一,在对日伪和国民党金融斗争中,极大地保护了老区人民的利益。1947年,国民党的法币崩溃了,改发行金圆券,每300万元法币兑换金圆券1元,10个月后,又崩溃了,前后加起来一共贬值了多少是一个算不清楚的糊涂账。

4、外贸。1948年山东根据地对外贸易额3611亿元,胶东2882亿元,占全省79.8%。全国各大根据地,包括二级战略区,纷纷前来设立驻胶东办事处,开展物资购销、外贸工作。

5、交通运输。1948年10月统计,全省共有汽船、帆船149艘,总载重量为6000吨。胶东为119艘,载重量5650吨,占94.2%,全部汽船均属胶东。解放舟山群岛,就是从胶东调的船和船工。1949年6月统计,全省的运输单位以胶东实力最强,拥有134部汽车、197部胶轮马车,车辆拥有数占全省数量的三分之一,运输能力为居二、三位的徐州和省公路运输局总部营业部之和。当时山东省的管辖范围到徐州,在庞大的胶东支前队伍中,还有一支机械化大军。

6、农业。1946年,胶东粮食产量37.1亿斤,为全省五区之首,相当于渤海、鲁南两大产粮区的总和。这一年,全省兴修水利,打了6万眼井,其中4.6万眼是胶东人民打的,占75.9%;全省可灌溉耕地85万亩,胶东65万亩,占76.5%。

7、财政。1943年胶东将一半财政收入上解省级,约3500万元,且仅有胶东上解;1944年上半年上解数字:胶东2000万元,渤海500万元,滨海750万元,鲁中200万元,鲁南100万元,胶东占56.3%。当时的山东根据地经济工作负责人薛暮桥在讲话中也说过,1944年胶东将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上解。数据尽管不够系统,但已清楚表明,胶东是全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8、工业。1945年,胶东拥有织布机62431台,占全省的58.7%,居首位。这告诉我们军装是从哪里来的。1946年12月省政府实业厅统计,全年胶东贷款总数达到49亿元,占全省的54.4%,其中工业贷款12.2亿元,占全省的69.3%。胶东老区的工业,占了全省多半江山。

9、党的建设。1944年党员数量发展到49851人,占全省43.5%,相当于居二、三位的鲁中、滨海两区之和,为全国的1/18。

10、教育。1941年,胶东根据地有小学6360处,占全省79.7%,在校生35.7万人,占全省87%。胶东老区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没有忘记,革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来要建设一个新中国。任常伦在英雄大会上留下的照片,胸前的口袋里有一支钢笔,一个小本子。民兵英雄也有很多会写字。

11、文化。是抗战文艺活动开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盛极一时,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的文化巨匠。最早的党报、最早的抗日文艺期刊、最早和最大抗日文化团体都在胶东。1941年,最十分艰难的岁月,在闻名全国的地雷战之乡——海阳,组织起胶东13大剧团联合公演,大戏唱了五天五夜,越是艰难越要唱,唱出勇气和斗志。1942年“胶东盲人抗日救国会”成立,有907名盲艺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盲人抗日救国文化团体。农村剧团达到6141个,占全省68.2%。传统戏、新戏、曲艺、秧歌抛弃了旧社会的低俗套路,迎来了新思想、新风尚、正能量的新纪元,爱国主义文化遍地开花。

这样的教育普及,这样的文化繁荣,谁都会相信跟着共产党,中华民族一定能复兴。

12、参军。这是胶东报纸报道参军的盛况:《吓死蒋介石,胶东五万五千青年参军》。胶东一共有50万青年参军,占整个华东军区的一半,按当年头等主力军的人数算,可以组建14个半。他们踊跃参军的形象,与战场上勇敢战斗的精神一样,惊天动地。

有一个著名的“赤山营”,它的参军旗帜做得特别漂亮,上面绣着“莱东赤山营到前线去杀敌立功”。是一位新娘子用自己的新被面亲手做的,现收藏在革命军事博物馆,莱阳县赤山区号召参军,结果来报名的人太多,编成了一个营。其中一个村叫梁家夼,一百多人参军。

还有一篇报道,淘漳区号召参军,15分钟就有1028人报名。

陈毅、粟裕向党中央报告了胶东青年参军的盛况。

1947年7月给中央的报告:

胶东许多地方,把壮丁一律集合,由公家挑选。群众认为非打倒蒋介石无生路,故动员极为顺利。

这样的战士组成的军队将是什么样的军队?那是信仰坚定、勇敢无畏的强大军队。1948年农历二月二,民间龙抬头的节日,十万子弟兵踏上了解放山东的征程。

中央军委电令,在胶东组建山东兵团,担负山东战场作战任务,以许世友、谭震林任司令员、政委。胶东子弟兵开启了攻坚强度空前、战役密度空前、战绩空前的战略大进攻,半年间一战周村、张店,再战昌潍,三战兖州,四战济南,纵横齐鲁大地,专敲各种乌龟壳,连克坚固的城防。没有坚固城防和乌龟壳的国民党守军,山东兵团剑锋所指,无不落荒而逃,临沂、荷泽一带的守敌,弃城而去,山东迅速解放,为淮海决战建立了广阔的战略后方。中共中央又两次发来贺电,两次称赞取得“伟大胜利”。

参军多、作战多、攻坚多,牺牲就多。按1982年省民政厅的统计,今天的烟台市有革命烈士3.7万人,比第二位临沂多1.6万人,是临沂、日照、枣庄、济宁四市革命烈士的总和。全省革命烈士数量超过3000名的县共有16个,12个在胶东。还有高高的英灵山,那里安息着20850名抗日烈士,是全国安葬烈士最多的抗日烈士陵园。这是一座足以让子孙万代仰望的丰碑,是胶东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突出贡献的象征。

习近平主席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胶东、烟台已经踏上新的征程,这是又一个伟大征程,我们继承着英雄的事业,高举着他们的旗帜,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附:本文是作者在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烟台市民大讲堂首次开课的报告,作者现任烟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因版面有限,本报刊发时略有删减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