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聆听经典故事聆听经典故事
抗战末期的一次秘密运输
2020-06-16 10:38:21来源:作者:

       我原名成永曜,今年98岁,老家是黄县(今龙口市)大成家村(今庙张村)。我父亲成庆龙(原名成元佐)早年闯关东,“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义勇军队伍抵抗日寇侵略,曾任吉林王德林部中国国民救国军第十二路别动队总指挥,1932年9月遭汉奸告密在长春大荒地屯子牺牲,时年35岁。为了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我二叔成孚民(原名成元佑)及其长子成永昭、次子成永时和五叔成梅五(原名成元侨)走上革命道路,为抗战胜利奉献了他们的力量。

1945年夏秋之交,日寇败局已定,但仍作垂死挣扎,疯狂“扫荡”。我八路军北海军分区兵工厂急需一宗风钢丝(风钢,也称高速钢或锋钢),用来装修枪支。当时,驻在龙口我党领导下的地方部队有北海军分区独立二团。北海军分区联络部部长庞世民、北海军分区社会部部长赵助之和独立二团政委曹省三、供给处处长杨直三找到五叔成梅五,把这一艰巨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当年27岁的五叔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他一直以做生意为掩护往来于敌占区,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怀着对党的高度忠贞和不渝之情,五叔坚定地表示,纵有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即便丢掉生命也要完成任务。

我党兵工厂需要的风钢丝是一种紧俏军需物资,当时国内没有生产,全部要靠进口,并且只有在上海才能买到。在战争年代,敌人对军需物资管控得很严,到敌占区去购买并运出这种物资是极其危险的。五叔接受任务后,从解放区来到青岛,先利用各种关系筹集购买风钢丝所需的资金,然后又只身赶到上海。他曾在机械厂当过工人,便以机械工的身份找到关系,以购买工业品的名义购得这批风钢丝。

这些风钢丝是用纸盒包装的,每盘重约两公斤。五叔把它们分散藏到若干行李卷内,决定从上海通过海运方式先运往青岛。他找到当时在“祥兴”号轮船(肇兴轮船公司所属)上工作的远亲王永兴(龙口四甲王家村人),请他帮忙将这批风钢丝随客货装船。这位可靠的远亲上船时虽然经受严厉的盘查,但这批货最终还是安全混进了船舱。其实,早在装货前,五叔就已想出一条妙计:货主不随船走,且运件人使用假名字。这样,万一被查出来,也找不到货主。此事只有王永兴一人知道。

船到青岛港码头后,五叔雇用一辆人力车把货运到了二叔成孚民处。二叔是一位资深老中医,在青岛观海路上开一家诊所。诊所是一座二层小楼,里面住着二叔、我和在商行上班的堂弟成永昭。这个诊所是组织上确定的一个秘密交通联络点,地下工作者们经常在此开会。我当时在一家外资银行上班,由我负责保护这批军用物资。

这批风钢丝运到诊所后,二叔、五叔和我、堂弟在一起商议,认为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好在这里是绝对可靠的,都是自己的家人。风钢丝先是放到诊所的床铺底下,到夜深人静时,我们又一起把它们藏到楼梯拐弯处墙内的一个夹缝壁橱里。这个壁橱外观与墙一样,看不出一丝破绽。我和堂弟负责在诊所看管、保护这批重要军需品。

这批货物暂时藏好了,可是怎样把货从青岛运送到解放区又是一大难题。这批军需物资决不能在青岛滞留,多滞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所以关键是下一步的外运。当时青岛属于敌占区,国民党在此重兵把守,并在青岛通往解放区的道路上设置了层层关卡。怎样能够安全闯过去?经过缜密思考,大家决定让五叔先回一趟龙口解放区,联系好运输工具,然后扮作跑买卖运货的商贩把风钢丝运回去。

五叔回到龙口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然后找到圆壁宋家村的宋有助帮忙。宋有助以赶胶轮马车运货为生,经常往来于龙口、青岛等地跑运输,人比较可靠。五叔与他约定,让他往青岛运送龙口粉丝回来时,帮助运回一车瓷器。这些瓷器大部分是当地农村用的瓷油灯,这种瓷油灯是仿古的,中间有个灯芯柱,周围是油碗,下边有个底座。这是五叔经过反复考虑选定的物品,以期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宋有助的马车到青岛后,安排住在宾记棉花加工厂院内。工厂经理是同乡河南宋家村的老宋,关系可靠,在这里装货比较安全。当晚,五叔和我们就在敌人眼皮底下把全部风钢丝从观海路秘密运到停置大车的院内。我们把小瓷灯装在大柳条筐内,周围用碎草塞紧,在每一筐瓷油灯中下部分散装进风钢丝,另外还夹杂一小部分其他瓷器。我们四人紧张地忙活了一夜,完成装车任务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装完风钢丝,五叔先行回到龙口解放区的北海军分区独立二团物资供给处,安排我方人员等候接货事宜。装着风钢丝的一车瓷器,则由我负责押车运回解放区。这时恰逢日寇宣布投降,正好给我们留下一点空间。日本投降后,青岛市的治安由青岛保安队负责。

为了能顺利通过关卡,我们联络龙口的好几辆大车同行,以便路上相互有个照应。马车经过沧口、城阳两个关卡时,敌人的岗哨要拦车检查。对此我们早有防备,立即给岗哨递上钱。几个岗哨用钢钎往条筐里面左探右探,看看都是一些瓷器,也就放行了。

负责押车的我则骑着自行车,与马车保持一定的距离前行,准备一旦有事好随机应变。就这样,马车队按预定路线快速向前行进着。没想到,过蓝村后往北走了约一二十里路时,突然遇到青岛保安队的人喊叫停车检查。这里距离解放区平度县的南村仅有三五里路。南村驻有解放区的工商局,专门办理出入解放区的事务。驻南村的我方工商局已接到上级要求,承担协助运输这批军用物资的任务。在紧急关头,适逢他们派地方武装南行接应,遇到我们的马车扬鞭打马正往北快速奔跑,而国民党保安队在后面急追并且开了枪。南村来的我方武装立即开枪迎击,掩护运货马车。结果,枪战中我方仅一头骡子被打死,人和货均完好无损。

我们一行在平度县南村休息一天,喂饱牲口并补充饲料后继续北行,货物一路安全到达龙口解放区独立二团军需供给处。在完成这次任务中,我是从青岛一路骑着自行车到达龙口的。

北海军分区独立二团供给处接到这批物资后,命令该处设在龙口的购运军用物资部门(对外称“群力商店”,经营土产杂货,我党的一处地下联络点。二叔家堂弟成永时就在店里当伙计,从事党的地下活动)负责人霍庆贤(于家庄村人)派人带上枪支,把风钢丝护送到掖县(今莱州市)单山兵工厂,而派出的这位同志正是我堂弟成永时。不到两天时间,我们顺利地把风钢丝送到单山兵工厂,然后返回龙口。

事后得知,这批物资从青岛二叔诊所运走的第二天,保安队就来到观海路诊所搜查。原来他们接到密报,反映诊所经常有人持包裹来往。结果保安队来到后,到处搜查却一无所获。查人,除了大夫一人,还住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侄子,都有正式职业;查物,可疑之物什么也没有。由于我们行动及时,巧妙转运,才避免一场险情发生。